网上有关“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
第四章 泵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 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
第4.1.2条 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第4.1.3条 泵的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二 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三 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第4.1.4条 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
第4.1.5条 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
第4.1.6条 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
二 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三 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四 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
五 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六 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
第4.1.7条 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1.8条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4.1.9条 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第二节 离心泵
第4.2.1条 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
2 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
3 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
二 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
1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他缺陷。清洗洁净后除水分应将零件、不见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2 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
第4.2.2条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
第4.2.3条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二 驱动机轴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三 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锅炉给水泵、热油泵、低温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其温度变化的补偿值。
第4.2.4条 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5条 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6条 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后轴向间隙、节段式多级泵的轴向尺寸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高温泵平衡盘(鼓)和平衡套之间的轴向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04~0.08mm,双壳体泵应为0.35~lmm;推力轴承和止推盘之间的轴向总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5~1mm,双壳体泵应为0.5~0.7mm。
第4.2.7条 叶轮出口的中心线应与泵壳流道中心线对准;多级泵在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第4.2.8条 滑动轴承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过盈值应在0.02~0.04mm的范围内;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9条 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以及介质温度引起的轴向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向游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4.2.10条 组装填料密封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10的要求,填料压紧后,填料环进液口与液封管应对准或使填料环稍向外侧。
表4.2.10 组装填料密封的要求
第4.2.11条 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及其它形式的轴密封件的各部间隙和接触要求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第4.2.12条 轴密封件组装后,盘动转子转动应灵活;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13条 双层壳体泵的内壳。外壳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保持对中;双头螺栓拧紧的拉伸量和螺母旋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4.2.14条 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
二 应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三 应检查屏蔽泵的转向;
四 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
五 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六 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七 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第4.2.15条 高温泵在高温条件下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14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的进口的工艺管道的温差不应大于40℃;
二 预热时应每隔l0min盘车半圈,温度超过150℃时,应每隔5min盘车半圈;
三 泵体机座滑动端螺栓处和导向键处的膨胀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 应接通轴承部位和填函的冷却液;
五 应开启入口阀门和放空阀门,并排出泵内气体,预热到规定温度后,再关闭放空阀门。
第4.2.16条 低温泵在低温介质下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14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预冷前打开旁通管路;
二 按工艺要求对管道和蜗室内进行除湿处理;
三 预冷时,应全部打开放空阀门,宜先用低温气体进行冷却,然后再用低温液体冷却,缓慢均匀地冷却到运转温度直到放空阀口流出液体,再将放空阀门关闭;
四 泵采用机械密封时,应放出密封腔内空气。
第4.2.17条 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 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
三 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
四 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峰处运转。
第4.2.18条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
二 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三 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
四 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五 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六 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七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表4.2.18的规定,且温升应正常;杂质泵及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的泵,密封的泄露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
表4.2.18 填料密封的泄露量
八 工作介质比重小于1的离心泵,用水进行试运转时,应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且水流量不应小于额定值的20%;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颗粒等介质进行运转的泵,其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九 低温泵不得在节流情况下运转;
十 需要测量轴承体处振动值的泵,应在运转无气蚀的条件下测量;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测量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二执行;
十一 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 ;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4.2.19条 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二 高温泵停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停车后应每隔20~30min盘车半圈,直到泵体降温至50℃为止;
三 低温泵停车时,当无特殊要求时,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采用双端机械密封的低温泵,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应保持泵的灌泵压力;
四 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及时用清水或其它介质冲洗泵和管道;
五 应放净泵内积存在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二)
类型: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
第八节 螺杆泵
第4.8.1条 螺杆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安装时,可不拆洗。超过防锈保证期和有明显缺陷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拆洗。
第4.8.2条 泵的调平和找正应按本规范第4.2.2条、第4.2.3条有关规定执行。
第4.8.3条 泵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单独检查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
二 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三 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 泵的液体流道应清洗洁净;
五 输送液体温度高于60℃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
第4.8.4条 启动前,应向泵内灌注输送液体,并应在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第4.8.5条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泵在规定转速下,应逐次升压到规定压力进行试运转;规定压力点的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30min;
二 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各结合面应无泄漏;
三 轴承温升不应高于35℃或不应比油温高20℃;
四 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的泄漏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18条的有关规定;
五 安全阀工作应灵敏、可靠。
第4.8.5条 停泵后应清洗泵和管道,防止堵塞。
第九节 水环式真空泵
第4.9.7条 水环式真空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安装时,可不拆洗。当有异常或超过防锈保证期时应拆卸清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零件和部件的拆卸顺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 零件和部件应无锈蚀;经清洗合格后,其配合面应涂一薄层润滑油:
三 叶轮两端的垫片应严格按设备技术规定的厚度和数量进行更换。
第4.9.2条 泵的调平和找正应按本规范第4.2.2条、第4.1.3条的规定执行。
第4.9.3条 气水分离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
二 与泵连接的管路不宜过长;法兰结合面应紧密;
三 气水分离器的进水孔与外部供水管应连通,其管路应保持畅通。
第4.9.4条 泵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盘车应灵活、无阻滞;
二 真空度调节阀应调整至合适的开度;
三 泵填函处的冷却水管路应畅通;
四 应向泵体内注入清水,盘车冲洗洁净后,方能启动。
第4.9.5条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泵应在规定的转速下和工作范围内进行运转,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30min;
二 泵的供水应正常;水温和供水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 轴承的温升不应高于30℃,其温度不应高于75℃;
四 各连接部位应严密,无泄漏现象;
五 运转中应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第4.9.6条 试运转结束后,应放净泵内积水,再用清水将泵冲洗洁净。
水泵漏水的原因?水泵漏水如何处理?
三螺杆泵是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当主动螺杆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螺杆一起转动,吸入腔一端的螺杆啮合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
三螺杆泵的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相似,只是在结构上用螺杆取代了齿轮。表为各种螺杆泵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三螺杆泵的流量和压力脉冲很小,噪声和振动小,有自吸能力,但螺杆加工较困难。泵有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结构,但单螺杆泵仅有单吸式。三螺杆泵必须配带安全阀(单螺杆泵不必配带),以防止由于某种原因如排出管堵塞使泵的出口压力超过容许值而损坏泵或原动机。
三螺杆泵是螺杆式式容积泵。在三螺矸泵中,由于主螺杆与从动螺杆上螺旋槽相互啮合及它们与衬套三孔内表面的配合,得以在泵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形成数级动密封室,这些动密封室将不断把液体由泵进口轴向移动到泵出 口,并使所输送液体逐级升压。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平稳、轴向移动的压力液体。三螺杆泵所输送液体为不含固体颗粒,无腐蚀性油类及类似油的润滑性液体,粘度1.2~100oE(3.0~760cst),高粘度液体亦可通过加温降粘后输送,其温度不超过150℃
三螺杆泵有以下优点:
1)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压力约在3.4-340千克力/cm 2,流量可达18600cm3/分;
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
3)因为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
5)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
6)与其它回转泵相比,对进入的气体和污物不太敏感;
7)结构坚实,安装保养容易。
三螺杆泵的缺点:
螺杆的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泵的性能对液体的粘度变化比较敏感。
三螺杆泵独有特点
三螺杆泵独有特点及优点:
(1)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流量范围0.2~320m3/h最高工作压力可达5MPa;
(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粘度范围1mm2/s-760mm2/s;
(3)因为三螺杆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
(5)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几乎没有脉动;
(6)三螺杆泵结构坚实,安装方便有(卧式、立式、法兰式、插装式)保养容易;
(7)三螺杆泵具有很强的耐热性,一般工作温度是(1~250°C)超过此温度需特制;
(8)根据所输送介质需要还可提供加热或冷却结构;
(9)三螺杆泵几乎没有磨损,三螺杆泵只要选型正确,使用寿命长。
(10)三螺杆泵的工作效率高。
三螺杆泵的优势
三螺杆泵的优势是使用寿命长,不易出故障,运行可靠。前苏联的标准提出泵输送清洁的矿物油(运动粘度不小于0.4cSte和温度达60℃)时,从启用到第一次大修应不少于25000h.平均工作期的故障出现间隔不少于6000h。当流量下降15%时,认为泵的寿命终了。日本川崎产品平均寿命10万h以上,IMO公司产品寿命一般为3—20年。鸿海的产品输送清洁的润滑性介质时,寿命也普遍可达数万小时,甚至更长。
三螺杆泵采用变频器控制流量,在低速运转时噪声就会变大。这是由于使电动机转速发生变化的变频器产生的输入电流的波形不平滑,这也会使泵排出压力的脉动增大。
原因如下:
1、离心泵机械密封摩擦副表面磨损过快的原因是弹簧力过大,端面比压过,密封介质不清洁,弹簧压缩量过大。
离心泵机械密封摩擦副表面磨损过快的处理方法:更换弹簧,加过滤器,调整弹簧。
2、离心泵机械密封发生振动、发热、发烟、泄出、磨损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通常都是端面宽度过的、端面比压太大、动静环面粗糙、摩擦副配对不当、冷却效果不好、润滑恶化、端面耐腐蚀、耐用高温不良。
该离心泵机械密封漏水的处理方法:减小端面宽度、降低端面比压、提高端面光洁度、更换静环、合理配对、加强冷却措施,改善润滑条件,更换耐腐蚀、耐用高温的动环。
3、离心泵机械密封间歇性泄漏的原因是:转子轴向窜动量太大,动环来不及补偿位移、如卧式离心泵本身操作不平稳,压力变动。离心泵机械密封间歇性漏水的处理方法:调整轴向窜动量、稳定泵的操作压力。
4、离心泵机械密封严重泄漏的原因是:摩擦副损坏、断裂,固定环发生转动,动环不能沿轴向浮动,弹簧断裂,防转销断掉或失去作用,泵强烈抽空。
离心泵机械密封严重泄漏的处理方法:检查更换动、静环;更换密封圈、固定静环,检查弹簧力和止推环是否卡住;更换弹簧,更换防转销、操作时防止抽空。
其他常见解决方法:
1、水管连接位漏水,如果新装机会较小。措施:拆后重装 。
2、水泵抽水时漏水,一般情况是水封漏水,措施:拆水泵,更换水封 。
3、水泵长期漏水,可能是上水管没有在水泵出水侧安装止回阀。措施:加装止回阀。
扩展资料:
离心泵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
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综上所述,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向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2、离心泵的一般特点
(1)水沿离心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向吸入,垂直于轴向流出,即进出水流方向互成90°。
(2)由于离心泵靠叶轮进口形成真空吸水,因此在起动前必须向泵内和吸水管内灌注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气,以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而且泵壳和吸水管路必须严格密封,不得漏气,否则形不成真空,也就吸不上水来。
(3)由于叶轮进口不可能形成绝对真空,因此离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过10米,加上水流经吸水管路带来的沿程损失,实际允许安装高度(水泵轴线距吸入水面的高度)远小于10米。
如安装过高,则不吸水;此外,由于山区比平原大气压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区,特别是在高山区安装时,其安装高度应降低,否则也不能吸上水来。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
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2、轴流泵的一般特点
(1)水在轴流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向吸入、轴向流出,因此称轴流泵。
(2)扬程低(1~13米)、流量大、效益高,适于平原、湖区、河区排灌。
(3)起动前不需灌水,操作简单。
1、混流泵的工作原理
由于混流泵的叶轮形状介于离心泵叶轮和轴流泵叶轮之间,因此,混流泵的工作原理既有离心力又有升力,靠两者的综合作用,水则以与轴组成一定角度流出叶轮,通过蜗壳室和管路把水提向高处。
2、混流泵的一般特点
(1)混流泵与离心泵相比,扬程较低,流量较大,与轴流泵相比,扬程较高,流量较低。适用于平原、湖区排灌。
(2)水沿混流泵的流经方向与叶轮轴成一定角度而吸入和流出的,故又称斜流泵。
离心泵
离心泵型号、品种规格及其变型产品在农用泵中是最多的。根据水流入叶轮的方式、叶轮多少、泵身能否自吸以及配套动力大小和动力品种等,离心泵有单级单吸离心泵、单级双吸离心泵、多级离心泵、自吸离心泵、电动机泵和柴油机泵等。
水泵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输送液体介质,不同的流量、 不同扬程的范围,因此,它的结构形式当然也不一样,材料也不同,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
1 、城市供水
2 、污水系统?
3 、土木、建筑系统?
4 、农业水利系统?
5 、电站系统
6 、化工系统?
7 、石油工业系统?
8 、矿山冶金系统?
9 、轻工业系统
10 、船舶系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泵
关于“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瑞雨少爷]投稿,不代表唯乐迪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wld.cn/weile/111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唯乐迪的签约作者“瑞雨少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我想知道水泵安装规范及验收规范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